<
返回首页

看见古代 ‖ 百岁老人的天伦之乐——新密匾额故事(6)

来源:顶端新闻

新密匾额故事(6)

百岁老人的天伦之乐

□ 杨建敏


(资料图片)

在新密市平陌镇扎子沟村一樊姓后人樊雪丽的家里,保存着一块祖上流传下来的匾额“百龄含饴”,长190厘米,高90厘米,厚3.3厘米,枣木雕制。

先来了解一下“百龄含饴”四个字的含义。

“百龄”,是指到了一百岁的年龄。古语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,过去能够活到七十岁就算高寿了,一百岁更是凤毛麟角,难得一见。

“含饴”,常谓“含饴弄孙”。“饴”是饴糖,用麦芽或谷芽之类熬成。也形容亲子之情。元代刘壎《隐居通议·骈俪三》有“肯堂收教子之功,含饴遂弄孙之乐”之句。

“百龄含饴”,表示百岁老人尽享天伦之乐。

该块匾额的书写,乃出自中州名家孙钦昂、牛瑄之手。上款曰:“钦命广西提督学院翰林院编修加六级孙钦昂,赐进士出身翰林院□□□加二级传胪牛瑄题”;中间书小子“乡眷拜赠”;下款为“大相笵樊太孺人德寿,皇清同治拾二年岁次癸酉菊月仲浣榖旦立”。

清同治十二年(1873年)九月中旬,喜逢樊老太君百岁寿诞,周围乡邻聘请有声望的广西提督学院翰林院编修孙钦昂和进士、传胪牛瑄题写匾额,赠予老寿星。

孙钦昂,字子定,号师竹,荥阳人,是新密市清代文人李芸生(俗称李瞎子)的学生。道光己酉(1849年)考中拔贡,咸丰乙卯(1855年)顺天乡试中举人,丙辰(1856年)中进士,钦点翰林院庶吉士,已未散馆,授职编修。回家孝母,在家倡办乡团,维持家乡治安,以此功加五品衔,赏戴蓝翎。同治三年(1864年)简放广西学政,同治十三年(1874年)任翰林院教习庶吉士,协办院事。光绪元年(1875年),孙钦昂任武英殿协修、纂修,国史馆协修、纂修,功臣馆提调,实录馆提调,京察一等引见。光绪五年(1879年)任福建乡试提调。实录馆全书告成,赏换花翎,钦加二品衔,简放福建兴泉永道,署理福建督粮道,驻在厦门,光绪十一年(1885年)告病回籍,著有《映雪斋集》四卷。

孙钦昂墓

牛瑄(?-1877年),字荔庵,河南汜水(今巩义市)明月坡人。清代武状元牛凤山之子。同治四年(1865)乙丑科进士,殿试获二甲第一名,钦点金殿传胪,任翰林院编修。善书法,工文辞。对人谦和,受民爱戴。康百万家门婿,康百万庄园“留余”名匾即其所书。亦是新密市清代文人李芸生(俗称李瞎子)和王化成的学生,书写有浮山保王堂村王化成的墓碑。

一位普通人家的百岁老人过寿,如何能够请来两位大人物为其题匾祝贺?查民国十三年(1924)《密县志》,可以在“烈女志·寿妇”一节中,找到一位清代年龄超过百岁的樊姓老人:“樊氏:张耿兰母。一百一十六岁。”也许,匾额中的樊太孺人就是这位樊氏。这位老人真是高寿,是《密县志》记载的寿星当中年龄最大者。

可惜的是老人的儿子张耿兰没有记载,若是家居老城南街的举人张耿南,那就别有一番深意了。张耿南曾任虞城县训导,其子乃清嘉庆丁丑科进士、御史张绍衣(《密城记》曾报道过他的“御史第”匾额)。一字之差,不知道会不会是一人。如果乃一人,那么,高寿的樊氏其丈夫为老城南街张家张凤,其子即为举人张耿南,其孙乃进士、御史张绍衣。

标签: